成功案例
CASE
咨询电话
400-123-4567
手 机:13988999988
电 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 话:400-123-4567
传 真:+86-123-4567
邮 箱:[email protected]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微信扫一扫
2025大湾区论坛:云南以文化为桥梁,向世界带来
2025年10月23日,中国日报香港版与香港重启联盟联合主办的“金融互联、人才培育、文化融合”2025大湾区论坛在香港港丽酒店举行。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性高端论坛,不仅汇聚政商学界精英共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是云南文化、旅游、产品的展示,让“有一种生活叫云南”的独特之美在湾区绽放。
。
来自菲律宾的客人丹尼斯在云南展位前驻足良久。他动情地分享道:“云南是我很想去的宝地。中国地大物博,但云南的多民族文化和美丽的风景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会议全部签到,《有一种生活叫云南》)
作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要交流平台,大湾区论坛成立于2015年,前身为“一带一路论坛”。 2019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正式续签,吸引了各界领导人士参与。本届论坛围绕“创新金融赋能”、“人才人才”、“国运与湾区体育文化”三大主题。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现场致辞,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通过视频致辞。各国驻港澳总领事、商会代表、商界精英、专家学者近300人出席活动。他们中的许多人,像丹尼斯一样,深刻反思云南展位上的“有一种生活叫云南”。
。
“云南居住着26个以上少数民族,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丹尼斯的分析揭示了许多游客对云南的印象。论坛上,临沧耿马民族歌舞团奉献了一场融入“文化多样性”的沉浸式非遗舞蹈表演,引得来宾连连称赞。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让嘉宾直观感受到“歌舞之乡”的勃勃生机,身临其境地触摸云南多民族文化的温情。一位来自香港的参与者感叹道:“这些舞蹈让我对云南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向往,去云南一定要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和语言。”
(与会者现场体验“左手咖啡右手茶”的云南生活方式)
展现云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文旅纪念品“韵味”已成为传递云南之美的重要载体。“陈胜红”7日茶采用临沧凤庆百年老树为原料,由拥有50多年行业经验的国家级工人精心打造,全程不落地。采用Na级纤维包装,开袋即冲,让客人在短时间内品尝到原叶茶的香气。 方便的方式。展出的鲜花发酵咖啡以其云南鲜花与咖啡相结合的独特风味让大家惊叹不已。其背后是云南产品的深层基因——这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和全球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国。又被誉为“食用花卉之乡”; “源自大地”的云南野生菌饼干,采用松茸等珍稀产品精制而成 蘑菇和牛肝菌蘑菇。酥脆的口感里隐藏着co的匠心结合云南生态旅游和特色产品。 ;记录亚洲象北上南下故事的书签覆盖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用书签寓意着云南“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场展示的《心在哪里:有一种生活叫云南》系列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生态、历史、民俗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示了云南的多元之美。与会嘉宾盛赞其为“一本了解云南的生动书籍”。
“到了云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咖啡!”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客人雷纳德,刚喝了一杯发酵咖啡就赞不绝口。他说:“咖啡和鲜花的结合非常有创意,尤其是茉莉花的搭配,香气和味道都令人难忘。”他对云南之行充满期待:“自然山水猿类、ReallyFood、可续杯咖啡和茶,以及沉浸在当地文化中,想想就令人惊叹。”
(耿马民族歌舞团的表演受到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赞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除了文化之美,云南宜人的生态、丰富的物产也成为“有一种生活叫云南”的生动注脚。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主任昆汀·帕克表示:“以前我不知道云南,但现在,去云南旅游已被列入我的必游清单。我被这片土地的多元化美景所吸引,希望很快能亲自去看看。”
“云南就像一个聚宝盆,物产丰富,美食多样,自然风光一望无际。”去过昆明和丽江的客人表示,“我非常喜欢丽江。下次去云南,我想沉浸在体验自然、美食、和文化。”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李迎清)
WS68FACF44A310C4DEEA5EDEB1
https://yn.chinadaily.com.cn/a/202510/24/ws68facf44a310c4deea5edeb1.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