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两山”理念实践成果在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发布——分享中国自然保护和绿色发展经验
当地时间10月9日,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为变革性保护注入动力”。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数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制定IUCN 2026-2029计划,并推动未来20年的长期战略观点。 50余家中方会员和非会员机构参加了会议。
中国“两山”理念实践成果在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发布——分享中国自然保护和绿色发展经验
中国日报10月10日电(记者 李梦涵)当地时间10月9日我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主持了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的开幕式。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为变革性保护注入动力”。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数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制定IUCN 2026-2029计划,并推动未来20年的长期战略观点。 50余家中方会员和非会员机构参加了会议。
当日,以中国“两山观”推动自然资源转化为主题的自然资源部“中国”专题活动在开幕首日顺利举行。此次专场活动通过案例分享、成果发布,展示了生态器皿建设领域的理念、技能和创新成果。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一鸣与德普斯图尔特·马金尼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出席并致辞。
张一鸣指出,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两山”理念引领下,中国创造了众所周知的生态奇迹、发展奇迹,为发展中国家规范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创新理念和实践路径。 20年来,中国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保护修复、历史矿山生态修复、蓝色海岸等重大工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践行机制产品和各类投资,使经济增长成为发展新引擎,使自然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中国始终愿意与世界各国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行为、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环境保护,深化全球生态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合作共存的美丽世界。
马吉尼斯表示,中国特色活动是分享中国智慧和卡赛在自然资源转化领域领先地位的重要平台。 “两山”理念符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原则,指导中国取得非凡的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成就。山汇工程是落实“两山”理念的成功案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度重视与中国的长期、富有成效的合作。成立于国家统计局亚洲中心和国家统计局暑期学校在上海举办,表明双方合作可以超越山海,造福世界。
来自政府部门、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的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中国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技巧。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苏子龙深入阐释了“两山”概念的基本内涵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诸多路径。他还结合常见案例回顾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模式。中国碳基金会副秘书长侯元庆探讨了如何更广泛地调动金融资源,实现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陈荣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市局介绍了广州湾区中央湿地保护和生态变革的开展情况,展示了生态繁荣如何转变发展优势,避开“两座山”和区域绿色繁荣。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国家统计局上海中心)工程师颜玉宇以上海黄浦江流域为例,讲解“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大水恢复中的创新应用。依托国家统计局全球首个城市中心为平台,他不断探索特大城市人与自然福祉的可持续之路。蚂蚁森林基金会秘书长王晓英分享了通过数字平台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创新模式和成功案例,体现了公众参与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保护。
专题活动期间,一系列公共知识产品正式发布,其中包括《两山观中国指挥案例集》、《海洋生态分类区划应用案例集》和《基于自然方案的上海黄浦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这已成为我国在生态学领域的宝贵经验。开发并旨在提供可供全球可持续发展参考的“中国方案”。
此次专场活动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华文明最新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交流窗口。
未来五天,中国馆还将通过一系列主题配套活动、案例发布和主题展览,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中国故事。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已已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每四年举行一次。它被“称为全球自然保护事件”。此次会议恰逢多项全球议程的关键窗口期——距离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协定》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仅剩五年时间。因此,本次会议也被国际社会视为检验环境保护行动开展情况的“中期评估”领域。
WS68E9117DA310C4DEEA5EBB85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0/10/ws68e9117da310c4deea5ebb85.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不得转载、使用禁止。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